K1体育(中国榜样)-十年品牌值得信赖

“城中村”里有一群“小小发明家”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3-07 11:47:23 点击数: 

  随时随地可演奏的可穿戴式电子钢琴,不会发霉的筷子盒,足球训练守门机器人……这些充满创意、已经获国家专利授权的小小发明,全都源自于厦门市新教育学校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这是一所80%生源都为随迁子女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学生已申报22项国家专利,15项获得授权,最小的参与者才一年级,参加国家、省、市科创类比赛屡获佳绩。2024年初,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厦门4所学校入选,厦门市新教育学校赫然入列。

  然而,这所学校却坐落于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四口圳,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村”,2万人口中,1.8万人是来自云、贵、川、桂的外来人口,他们在附近的工业园区打工,用自己勤劳的汗水养育着全家。

  位于“城中村”的学校,为何能诞生出这么多“小小发明家”?学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近日,记者走进厦门市新教育学校寻找答案。

  “有天妈妈帮我洗完鞋子后放在阳光下晾晒,我出于好奇闻了闻,味道真是难以形容!妈妈说放在阳光下多晒几天就没味道了,但是这样洗一次鞋子要等好几天才能穿,太不方便了。”新教育学校的学生吕政睿说,“于是,我想设计一个能彻底杀死鞋子内部所有真菌的发明。”

  吕政睿的奇妙构想在学校社团课上得到了回应。“在社团课上,我看到了老师演示光导纤维传输光线的实验,我突然灵光一闪!我想到,只要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线,照到鞋子内的每一个死角,那么太阳光就可以杀死真菌了!”彼时,吕政睿正在读四年级。凭借这项发明,他获得了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的金奖,以及国家专利证书。

  同年,获得国家专利证书的还有二年级的阮苗和田淼同学的“不发霉的筷子盒”专利,以及七年级袁燕同学的“可穿戴式电子钢琴”“一种多功能语音镜子”专利等。目前,学校已有15项学生申请的专利获批。

  “大家看到的是我们拥有这么多项发明创造的‘结果’,但结果背后的逻辑可能更为重要。”学校校长王益民说,“未来的人才一定不是靠死记硬背、反复刷题培养出来的,未来的人才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创新。”

  据了解,自2021年9月开办以来,K1体育官网厦门市新教育学校积极开展新科创教育,即“1+4+N科学大素养”课程。“1”是指国标“科学”类课程;“4”是四大课程:发明创造课程、STEAM课程、家庭实验室课程、AI课程;“N”是指各年级(班级)开展的特色科学课程。“目前一年级到七年级都有我们自己的校本课程,其中一到三年级的校本课程我们引进了外部科学教育资源,现在可以做到学校里每天都有科技创新课。”王益民说。

  走进新教育学校的创新实验室,不由得感叹一句“科技元素拉满”。这里,小型车床、锯子、锉刀等工具齐全,各种金属材料、机械传动模型、机器人模型配件繁多。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可以自取工具,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地为现实。除了建设专门实验室,学校还通过让孩子写观察日记、发明日记等一系列举措,激活他们的创造力。

  目前,学校参与科学创造课的老师有20余名,他们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科技、科学、美术等科目的科任老师。

  创新的元素,在这座学校随处可见。走在校园内,记者发现,一楼的天井处划分出了3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空间:可以饲养小兔子、仓鼠的动物饲养区“鸟鸣涧”,可以种植水稻、玉米的农耕实践基地“春种粟”,模仿“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风景的水塘生态区“鱼戏莲”。

  “这是我们的PBL项目化学习实践区域,希望学生们可以围绕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学习,比如在喂养动物中研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在耕种中感悟生活节奏与四季变迁息息相关。”王益民介绍道。去年9月,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这3个项目的“招标公告”,由1名领衔教师、1名技术员、5至7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面向一至七年级招标,项目负责人还要写“投标书”,公开介绍自己的提案、与其他团队“竞标”……“这个项目一旦交给你了,就要负责到底。我们期待能看到那些触动心灵、激发潜能、促进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提案,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王益民表示。

  此外,新教育学校还鼓励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目前有9个年段,一共38间教室,每间教室外的班级文化展示墙上都贴着“问题树”,孩子们可以把问题写在树叶形状的便签纸上,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就由此生发。

  学校还鼓励初中阶段的学生,把一周的疑惑统一归纳整理出来,形成一个“问题清单”,到周末集中时间上网AI搜索解答。这样既可以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又可以培养他们不断发问的思维习惯。

  课堂内,新教育学校通过开设创新实验室、社团课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外,学校串联起“家校共育”模式,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够拥有发明创造的小小天地,同时,也在用“润物无声”的力量改变着家长的认知与思维。

  新教育学校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口号:“两个一平方米”,即“一平方米阅读区”和“一平方米实验区”。“学校的学生主要是随迁子女,家里大多租房子居住,难有单独的书房,更不可能有单独的实验室。但我们给家长提的标准很低,就是‘一平方米’。”王益民说。

  怎么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该校新童少儿科学院院长、科学副校长林世向给出的回答很简单:“阅读。”说到阅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读小说、读历史,其实读科学类作品同样重要。家里的一平方米阅读区,成了孩子激发创新思维的又一只触角。

  不过,在中国的家庭里,有“阅读区”的多,有“实验区”的少,而家庭实验室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日常化。一盆花、一株绿植、一棵树、一组实验设备,只要有课程思维,都能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路径,甚至一种生活都可以成为实验的素材。“学校编辑有《家庭实验室实验手册》,可以引导家长和学生共做家庭科学实验。目前学校里比较‘像样’的家庭实验室已有100多个了。”王益民告诉记者。此外,学校还提出了“低成本的高级感”理念,“我们学生的发明创造,成本都不超过1000元”。

  新教育学校的“新”,同样体现在培养“新”父母身上。据了解,新教育学校孩子的家长,父母一方本科率不到3%,80%的家长在工业园区上班,剩下的是在四口圳街道上做点卖早餐、开奶茶店的小生意。“我们会开展父母和孩子共读的活动,父母可以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育儿方式,也避免过度的焦虑。这几年来,我可以感觉到家长的观念确实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校教学的配合度也提高了。”王益民介绍道。

  “我们学校的孩子可能基础不太好,但是他们有着原始的创新的欲望,说不定在我们这样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下,也能有下一个‘梁文锋(DeepSeek创始人)’诞生。”王益民笑着说。(见习记者 黄星榕)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移动商城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

手机:159-3318-8698

邮箱:148120735@qq.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南午村镇东北角

Copyright © 2025 K1体育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