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3-05 18:53:18 点击数:
马术运动是光明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体育运动,第十五届全运会马术比赛也将在光明举行。
创新、发展、改革、人工智能……一个个高频词显示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使命感。3月2日,深圳市光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区长邱浩航代表光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回顾,提出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并对十个重点领域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从春天出发,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光明的未来。光明区将干字当头,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
在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的实验室,一台台自动化设备以每小时数百次的速度筛选最优菌株。这里既是基础研究的“摇篮”,也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依托深圳湾实验室入驻创业孵化器“湾有引力”,深耕PET成像技术领域多年的湾影科技创始人谢思维,从专注实验室课题研究到探路科研成果转化,创业梦一步步走向现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光明勇担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服务人才发展,把光明科学城的科学“势能”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
2024年,光明科学城在建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达到22个。全社会研发投入102.7亿元,其中科研机构研发投入增长26.1%。158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增长68%,院士团队数量增至57个、增长111%,高层次人才超2800人。PCT国际专利申请424件、增长30%,有效发明专利数量1.6万件、增长12.6%。
追求卓越才能不断超越。如何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报告提到,2025年要全力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大力支持科研机构高水平发展、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快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这些重点工作共同培育着能孕育“创新种子”、支撑高质量发展“栋梁之材”的创新生态。
今年,光明科学城将基本建成鹏城云脑Ⅲ,全面点亮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推动出台“超智融合平台”建设方案。加快落地华南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3家以上。深度参与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合成细胞等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新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60项以上,承担合成生物、脑科学领域市区联动科技专项20项以上,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10项以上。
同时,基本建成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广东省合成生物制造中试平台,推动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国际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光明分中心落地建设,新建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2家以上。加快壮大光明科学城耐心资本,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科创类母基金+产业基金+种子基金+市场化子基金”体系。
“科技第一城”的深圳正持续打造最优创新生态、最优人才发展环境、最优营商环境。
2024年,杉川机器人成为全球第一的扫地机器人出货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规模壮大,制造基地面积不够、研发生产距离太远等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经过一番考察后,企业选择了各方面都符合发展需求的光明。
董事长杨勇回忆:“在企业6个月6000人搬迁的过程中,光明区及时提供周到的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大大小小许多事情,使得企业做到了边搬迁边出货,完全不影响生产。”
正是一家家像杉川机器人这样的企业“用脚投票”,推动光明的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成色不断向优。
2024年,光明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21亿元、增长8.6%;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726亿元、增长8.6%,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064亿元、增长9.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863亿元、增长9.5%,新增1个国家级、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集聚合成生物、脑科学等未来产业企业182家、总估值超430亿元。新增上市公司2家、总数达35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总数达1960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6家、总数达2151家,连续4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光明区将抢抓产业机遇和发展风口,构建具有光明特点和光明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打造新质生产力试验示范区先行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成形成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将发展人工智能放在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聚焦算力、算法、数据、应用等关键环节,全面统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体来说,将从打造AI for Science示范样板,推动“AI+工业制造”“AI+城市治理”“AI+公共服务”等方面,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区。其中打造AI for Science示范样板,即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范式变革,研发科学计算模型,在生物医药、新材料、合成生物等科研领域开展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
企业是深圳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光明区加大“硬科技”企业培育力度,2025年将力争新增“个转企”180家、规上企业1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小巨人”企业12家以上,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广大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21亿元、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亿元、增长9.8%;全口径税收收入25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亿元、增长18.8%。
●光明科学城在建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达到22个。全社会研发投入102.7亿元,其中科研机构研发投入增长26.1%。
●158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增长68%,院士团队数量增至57个、增长111%,高层次人才超2800人。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863亿元、增长9.5%,新增1个国家级、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增至53.2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61%,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新改扩建中小学7所、幼儿园17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8万座、婴幼儿托位3502个。
●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开业运营,首批开放18个中医特色科室门诊,累计诊疗量超22万人次。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红花山体育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建成启用。
近期,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协办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活动上,12名来自全省不同行业的宣讲员,讲述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创新创业故事。
其中,光明科学城科学家宣讲团宣讲员——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施玉书,讲述了我国纳米计量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展现了科技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也深情呈现了他和光明科学城共同成长的故事。
赤子追梦,追则必达。人才,始终是深圳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生命力。创新密度极高的光明科学城,以满满的诚意吸引了大量“金凤凰”。仅2024年,全年新增院士30人、高层次人才306人、科研院所人才1824人,集聚各类人才超18万人。
开展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增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长期支持,推动建设光明科学城创新创业学院(暂定名),联合中山大学·深圳、深圳理工大学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打造创业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区,全面营造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让敢于创新、勇于创业、善于创造在光明蔚然成风、成为光明科学城鲜明特质。
加快储备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大力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基础性人才培育行动,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建设院士工作站、首席工程师工作室等培育载体5个以上,加快引进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院士团队和各领域科研人才,精准引进海外优质创业团队、大厂离职创业团队2个以上。
同时,着力营造更加优质一流的人才服务环境,加快建设科学家谷,建成科学公馆,建成启用光明科学城河套创新中心,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和科技工作者之家,打造高品质新型人才社区,持续提升人才服务专业化水平,让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在光明“事业无忧、往来无忧、安居无忧、生活无忧、申办无忧”。
对于深圳来说,2025是体育大年。其中,光明赛区将承接十五运会足球(男子20岁以下组、男子18岁以下组)、马术(三项赛、盛装舞步、场地障碍)、自行车(自由式小轮车、竞速小轮车)竞体项目。
在今年的光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用了专章来阐述要“坚持‘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理念,以承办‘十五运会’为契机加快打造高质量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
光明区将突出以赛营城、以赛兴城,全面提高城区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更好展现光明的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全面促进文商旅科融合发展。
2月12日,2025亚足联中国U20亚洲杯开幕式和“中国vs卡塔尔”揭幕战在光明区激情上演。此次,光明区承接了共11个国家的12场小组赛、3场四分之一决赛、1场半决赛。
位于光明的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体育场,拥有7片11人制足球场、3片5人制足球场。U20大赛能在光明打响,充分说明了其具备承办国际级大赛的专业性。
光明区一半田园野趣,K1体育十年品牌一半都市繁华。郊野径规划超过200公里,骑行径规划超过120公里。建设拥有各类公园279座,公园总数全市第一。虹桥公园、明湖城市公园、科学公园(北翼)等一批具有名片效应的精品公园,凭借高颜值、高辨识度屡屡出圈。今年全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场地比赛场地,就坐落在虹桥公园的绿水青山之间。
一批重大文体设施相继布局建设。2024年,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红花山体育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建成启用。可以说,光明运动、自然、人文、科技等融会于一体的城市气质,将给人们带来难得的体验。
由此,光明科学城的运动IP辨识度越来越高。仅2024年,光明就举办光明科学城赛艇挑战赛、光明科学城足球公开赛、“光明杯”慢速垒球赛等高水平赛事35场、群众赛事活动185场,环深圳·光明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获评全市十大高水平体育赛事。
流量也是生产力。光明的文旅消费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4全年接待游客835.7万人次、增长11%。
对光明区来说,承接全运会,是机遇,也是挑战,将接受从办赛能力到服务能力、从硬件到软件的多维考验。光明区将抢抓住又一次城市向上突破的机遇,锻造出更强的城市竞争力、吸引力。
让生活变得更好。除了建成投用、启动建设更多高端文体设施,打造一批“小而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加大高品质文化供给,还将着力构建“2+37”商业布局,打造东部凤凰城、西部红花山两大超级商圈和37个便民生活圈。
让运动变得更燃。除了高品质建成光明国际马术中心、马术越野赛道、竞速式小轮车、自由式小轮车等比赛场地外,光明还将重点打造“骑行运动之城”,实施休闲骑行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65公里高等级休闲运动骑行道专项规划并纳入全市骑行道体系,高标准建设25公里光明中心环线和大学环线,开工建设茅洲河骑行道。精心培育赛艇、马术、足球、攀岩、徒步、微跑等户外运动品牌,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打造“户外运动之区”。
让产业变得更强。探索“体育+”发展模式,做大做强赛事经济。重点培育研学经济、演艺经济、露营经济,依托大科学装置设施、虹桥公园等资源,推出一批科技、研学、时尚、工业、艺术、生态等主题旅游线路。
让城市变得更暖。突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结合全运会服务保障工作,大力提升市民个人素养和城市文明,进一步健全文明建设工作机制。
全运会舞台上,光明区将充分展现科学城蓬勃发展态势和崭新形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3-24
2025-01-25
2025-02-17
2025-03-08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